民革中国人民大学支部召开民主党派参与教育扶贫经验座谈会
发文时间:2020-11-19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11月13日,由民革中国人民大学支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统战部协办的民主党派参与教育扶贫经验座谈会召开。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郝丽、民革中国人民大学支部成员、关心教育扶贫的师生代表、北京华博创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位来自贫困地区的技术骨干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民革人大支部主委、海淀区政协委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秀智主持。
郝丽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了民革中国人民大学支部多年来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扶贫的工作。希望继续发挥民主党派智力优势,通过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革人大支部党员、民革市委委员、海淀区政协第九届委员、北京华博创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联,详细阐述了企业教育扶贫的历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截至2020年,段联和他所在的企业,将50多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初中毕业生带到北京,按照“3年学习+2年公司实习+签订工作合同”的教育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的学生讲授计算机等专业技术,并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和求学机会。致力于教育扶贫工作,段联和所在公司获得了多项荣誉与嘉奖。
尹小芳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精准扶贫对口支援地区云南省兰坪县。2016年,她经兰坪县福利院推荐来到了北京,进入了北京华博创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训基地。2021年,尹小芳将大专毕业。目前,她已成长为公司业务骨干。尹小芳表示,是中国人民大学、民革中国人民大学支部、北京华博创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五年来自身的成长及兰坪县的巨大变化,离不开党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努力。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教育帮扶前提在扶学,通过扶智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是造血扶贫,是一种可持续的扶贫模式。民革中国人民大学支部采取了一种典型的“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东西部帮扶扶贫+民主党派参与”的多元社会扶贫模式,是对政府扶贫、财政转移支付的有力补充,实现了多方参与、多方贡献、共同进步的目标。他还指出,民革中国人民大学支部多次购买精准扶贫地区农产品,对支持消费扶贫、建立产业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民革人大支部副主委付浩详细介绍了在兰坪挂职扶贫经历与体会。他扎根基层,经常下乡看望贫困户、资助学生;多次组织校际体育竞赛,发动体育界人士为中小学捐赠体育器材;筹集资金,开通隧道,大大缓解进出山去的交通困难。他表示,高校教师参与教育扶贫,在帮扶中收获喜悦,在喜悦中增强职业的自豪感和敬畏感;在帮扶中获取经验,经验的增长会促使自己用全身心的努力实现对教师职业的忠诚。

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道阳及正在兰坪县支教的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杨明聪分别讲述了他们在四川宜宾和云南兰坪的支教经历和感想。他们感到,在目前物质条件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扶志显得尤为重要。要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建立梦想,帮助他们树立走出大山的高远志向,树立学成归来回馈家乡的理想是支教工作的核心所在。


与会专家就教育扶贫工作展开了讨论。民革中国人民大学支部成员们纷纷表示,在学校定点联系兰坪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决胜的收官阶段,要紧随国家和学校的步伐,以基层为导向,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用实际行动展现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家国情怀,竭尽党派成员之所能为兰坪县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提供持续的、高质量的全面支持。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响应“举国之力,民族之力脱贫工作”的号召,动员一切力量扶助兰坪县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