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办的以干部培养、干部训练为主要目的和特色的半军事化的高等院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统战工作的历史传统、历史基础非常悠久、非常厚重。
早在抗日战争初期的陕北公学阶段,学校就吸引了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前来学习和深造,并在这座大熔炉里将他们逐步锤炼成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锋队。对此,民族领袖毛泽东高度评价:“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他为着抗日救亡而设,因为他收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陕公代表着全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
进入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以后一直到解放战争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阶段,因应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政治形势、社会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中国共产党中心工作的变化和调整,学校统战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校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荟萃的优势,紧密结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斗争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系统阐释,成果卓著,影响巨大,涌现出了一批中国最早研究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著名学者。同时,学校还特别强调将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政策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一直坚持对广大学员开设和讲授相关主题的课程。而学校的广大学员,无论是在校时还是离校后,都是对毛泽东所明言赠与的“统一战线”之“法宝”领会最深和运用最好的一批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干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度注重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政策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陕北公学阶段、华北联合大学阶段、北方大学阶段、华北大学阶段,就已经成为学校统战工作非常突出而鲜明的特色,并且此一优良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人民大学阶段得以全面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1949年9月,华北大学一共有8名正式代表、1名候补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他们是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沙可夫、艾思奇、何思敬、恽子强、乐天宇、艾青,直接参与了新中国及其中央人民政府的创建。
1950年,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学校逐步开始了其正规化的建设历程。
由于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以后,陆续有一大批党外知识分子(包括海外归侨、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民主人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同时各民主党派也开始在学校建立基层组织并开展活动——如中国民主同盟在1950年在学校建立了活动小组、在1953年在学校建立了支部等,学校党委(党组)的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和工作任务逐步增大,因此,从1951年5月开始,学校党委特别设立统战委员一职,专责统战工作,并指定由常委宋涛担任。1953年8月,学校党委正式设立统战部,作为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主管学校统战工作的职能部门。原学校党委统战委员宋涛转任学校党委统战部第一任部长,一直任职到1956年7月。从1956年7月开始到1964年4月,学校党委统战部第二任部长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长李逸三兼任。1964年9月,学校进行机构调整,成立政治部,统战部成为政治部的下设机构,部长由朱世英担任(1965年7月—1969年9月在职)。这一时期,统战部作为学校党委的职能部门,主要任务是“了解情况,协调关系,掌握政策,举荐人士”,以党外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工作为重点。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学校的统战工作由于受到当时国内大的政治形势、大的政治气候的影响,也开始逐步遭遇极左思潮的冲击,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学校的统战工作和全国高校一样,陷入全面停顿状态,一直持续到1970年学校被停办解散。
在1978年正式复校以后,学校的统战工作从拨乱反正、落实各项统战政策入手,得到迅速恢复并逐步进入正常化建设和发展的轨道。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因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凯歌行进,因应当代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因应中国人民大学“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奋斗目标和战略方针的提出和实施,学校的统战工作直面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依托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方面,在争取人心、和谐关系方面,在全面推进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方面,在全面推进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和舆情调研方面,在全面推进人才举荐、干部培养方面,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侨务和留学归国人员工作、民族和宗教工作、港澳台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产生了非常正面、非常积极的影响,进入到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学校党委统战部历任部长、常务副部长分别是:
1980年5月—1982年6月:傅瑞峰;
1984年11月—1985年7月:彭钦;
1987年4月—1989年8月:曲相凤;
1991年1月—1991年12月:么恩敏;
1991年12月—1997年8月:张同新;
1997年8月—2013年6月:周淑真;
2013年6月—2017年12月:齐鹏飞;
2017年12月—2019年7月:杜鹏(部长,副校长兼任)、齐鹏飞(常务副部长,主持日常工作);
2019年7月—2021年4月:郑水泉(部长,校党委副书记兼任);
2019年12月—2021年4月:杨伟国(常务副部长,主持日常工作);
2021年4月—2022年3月:严金明(部长,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任);
2022年3月至今:青格勒图(部长,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任)。
同一时期,在学校党委统战部先后专职工作过的同志还有:国兴华(1991年5月—1991年12月,副部长)、武小瑜(1992年1月—2000年7月,副部长)、霍中和(1991年7月—1995年10月,科员)、王志刚(1996年7月—1997年11月,科员)、张茹(1998年4月—2002年7月,办公室主任)、刘士敏(2000年9月—2010年6月,办公室主任)、郝丽(2010年1月—2014年5月,办公室主任;2014年6月至今,副部长)、蒋海媛(2015年9月至今,办公室主任)、阿勒泰·赛肯(2018年3月—2020年11月,副部长)等。此外,2015年3月—9月,时任郑州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李小芳来我部挂职锻炼,任副部长;2021年4月至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支部副书记夏璐来我部挂职锻炼,任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