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两会召开之际,中国日报网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与读者共同分享她当选政协委员十五年来对提案提交的心得和今年即将提交的提案。孙萍委员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提交过诸多引起热烈社会反响的提案,促成了京剧进中小学、慈善法等诸多重大政策的落地实施。
问:能否为读者介绍您今年提交的提案?
真正成功的“文化走出去”是要走入了海外主流社会,媒体宣传要靠方法论
我今年的一个重要提案是文化走出去,我们该如何打破我们的瓶颈。
我们的文化还没有真正走出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艺术要真正深入到主流社会。而真正深入到主流社会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还得从顶层设计制定更多更系统的规划。
每一个对外传播的一份子,都应该仔细思考怎么讲好中国故事。怎么讲,怎么讲出去,是一个问题。比如央视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毛主席画像的纪录片,切入点从画家如何画到多年来历史变迁中画像本身面貌的变化,播出后CNN,BBC竞相购买,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例子。
非常意识形态的一个主题,但是讲细节讲历史变迁就变得栩栩如生,也获得了国外读者的喜爱,同样的题材,换一个角度来讲,用对方听得懂对方更喜欢的方式来讲述,效果是非常好的。
传媒是一个方面,文化艺术演出是一个方面,电影也是一个方面。我们电影为什么出不去,很多我们的电影一部版权在国外卖才几十万美金,你都想象不到的可怜,可是很多美国大片到中国来挣得话都是几亿人民币,上十亿人民币,是一个不平等的贸易落差、赤字,实际上还是我们没有讲好我们的故事,没能包装好这些文化产品,所以我们的片子再好,在好莱坞卖得也有些不尽如人意。商业上我们还是不太成功。
真正意义上从宣传方面而言,不管纸媒也好,电视媒体也好,也不是特别成功,可能还是得从方法论上找原因。
问:具体在您的工作中,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行动来推动文化发展?
国家艺术基金要把纳税人上亿的资金投入到有价值的创作中
我在国外工作二十余年,对美国和日本的国家艺术基金非常了解,也是我们国家艺术基金的评委之一。现在中国的国家艺术基金刚刚两岁,到今年刚步入三岁,还有很多路要走。之前的文化工作建设都是由文化部来统筹,现在文化部把传承、发展、发扬这一类工作都给了国家艺术基金了,资金体量每年都呈很多个亿的趋势在往上走,但是我们怎么才能做好这件事。
我们应该思考怎么学习国外好的经验,怎么把纳税人宝贵的、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有价值的创作和好的传承当中去。近期大家也学习了很多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小学传统教育的文件,比如论语、庄子、孟子等教材,我原先提的京剧进中小学也早已实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艺术基金更应该做得更权威一些,我的提案会比较具体。建言献策要落到实处。提案是一个高度,但具体的可操作性是最重要的。比如像我提到的另一个提案,关于怎样让海外侨胞更好地引回国内为国家做贡献,我举出了很典型生动的例子这个提案我也会举例,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增强提案的可操作性。
问:从您的经验来看,怎样才能提交出一个好的提案?
好的提案要充分论证,到群众中去听取反响和意见
一个提案能带来热烈的社会反响,但也应该从群众的反响和意见中得到修正,我从京剧进中小学这个提案中充分体会到了这一点。
刚开始时大家对我的理解有些偏差,认为是不是一些样板戏、现代戏也要进中小学?很多外媒对我进行了错误的报道。
后来在两会期间我提议,应该开讨论认证会,听听一线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建议,让他们来参与决定学什么,再进去。所以据说那是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在两会期间就开论证会。
后来这个提案也得到了修正,样板戏被排除在京剧进中小学课本的范围之外。也阐明了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京剧表演艺术家,而是为了让孩子们爱上京剧文化和京剧文化背后的故事。那么现在这个提案也实现了,现在全国大中城市和很多小城市的语文课本里都有了这个京剧文化的内容。
问:这些年的提案当中,您印象最深的提案有哪些?
用我们的文化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努力改变长久以来的“文化逆差”
我提出的提案往年反响最大的是京剧进中小学,03年提出的提案,08年得到实施,教育部形成了文件,变成了一个政策贯彻下去了,在当年可谓轰动一时。为什么别的不进中小学,单单是京剧进中小学?我的回答是,首先,这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它是立体的国学。用这些文化来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实际上是使他们从小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当时为了使这个提案获得实施,我提了很多年,大大小小的会上我都在提这个提案,我的想法用我的文章的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用我们的文化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文化长城其实是脆弱的,我们有经济长城,并且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汇率起伏还是始终都在可控的范围,军事国防也是有充分的保障,但文化这个方面就有些不设防。
比如你看图书进出口的数字,多年来有逆差,电影也是,演出市场也是。比如据我个人计算,我们一年去俄罗斯文化演出不到20场,而俄罗斯来我们国家演出一年将近三百场。这还只是一个国家的情况。
去年为了纪念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中英两国都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可我们出去关于介绍汤显祖的文艺演出才有多少场,屈指可数,全部加起来可能都不到30场,关于莎士比亚主题相关的在中国的演出数量至少是前者的十倍。这说明我们对文化宣传的力度还是不够。我们这么多年可能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对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
(孙萍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链接:[中国日报]孙萍:中国文化需要真正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