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连日来,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报告内容认真审议、热烈讨论。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开局起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以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作为政府施政的纲领性文件,报告既描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标注了实现蓝图的具体路线。受访代表委员表示,报告全篇始终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看来,报告中的这些表述不仅聚焦当下热点,也前瞻时代变化;不仅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也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认为,无论是纵向上还是横向上,新发展理念都在报告中得到了完整立体的呈现。纵向来看,报告回顾了2020年工作,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阐述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并对202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横向来看,经济、社会发展、科教文卫、民生就业、对外开放等工作安排有条不紊,新理念横贯其中。
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报告明确了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回顾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局面,中国政府从实际出发,没有设定经济增长的量化目标。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量化目标在“缺席”一年后再次出现,立刻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设定6%以上的增长目标,体现了中国政府对2021年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信心。经济增长与就业、物价、外贸等宏观经济指标环环相扣。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近200万就业,达到6%的增速就可实现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100万的目标。考虑到全球疫情仍未平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通胀预期上升及国际传递等因素,“6%以上”是一个经过通盘考虑的科学设定,是实事求是、极具可行性的增长目标。
报告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作为2021年政府工作重要内容。郑功成表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一条重要经验,2021年继续坚持这样的方针,既是增强信心、稳定预期的要求,也是延续发展势头的保证。尽管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2021年在宏观政策上保持定力是理性选择。同时应该看到,这并非是以往政策的简单延续,而是强调宏观政策的稳定,具体政策仍需适时调适,以便更加精准地促进整个经济社会朝着预定目标健康持续迈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报告对2021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部署,就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提出具体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长期的制度性安排。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从脱贫攻坚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发展观念、减贫战略、工作体系、发展动力、政府政策这五个方面的转型。
报告提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在魏后凯看来,乡村产业发展不能照搬城市发展的思路,一定要以农业农村为基础,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推动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融合,走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社会化、绿色化发展道路。魏后凯特别谈到,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激活基础研究创新源头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报告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并提出了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等具体支持举措。这让来自学术界的代表委员们备受鼓舞。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安然表示,做科研、做学问都需要有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和意志。只有切实解决科研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完善相关机制,科研人员才能心无旁骛干实事,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磨”出重大成果、“磨”出好学问。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全国政协委员、西安财经大学校长方明认为,落实报告提出的相关举措,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和工程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推动高校成为产业行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让“中国之治”更有温度
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这些常谈常新的民生话题,在今年报告中都得到了有力回应。“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注重解民忧、纾民困”“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报告中的这些语句,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让“中国之治”更有温度。
郑功成认为,报告围绕民生问题作出的一系列工作安排,体现了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普惠的发展导向。针对报告中“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的内容,他认为,这意味着在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后,我们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向着更加美好的共同富裕目标阔步迈进。
“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报告中这句话让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深受感动。他表示,教育公平是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报告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并作出相关部署,既体现了教育发展政策的精准性,也回答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绿色发展依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报告强调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这对下一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重任在肩,更须砥砺奋进。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鲁晓明谈到,面对新的目标任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调研能力,多建有用之言、多谋务实之策,把责任感转化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时代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原文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报]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开局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