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之窗]聆听2023全国两会首都高校代表委员之声
发文时间:2023-03-14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年。站在这一意义重大的交汇点上,首都高校的代表委员们履职尽责,共商国是;满怀热情,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聚焦国计民生,助力国家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清华大学校长 王希勤
顶尖人才培养应将“顶天”“立地”相统一
一是本科通专融合,即在本科生培养上持续加强通识教育,并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在高年级阶段引导学生适当接触专业领域,通过专业课程和本科生科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基础。
二是本研贯通培养,即做好一体化设计,着重设计具有连贯性和渐进性的课程体系,鼓励优秀学生提前统筹规划研究生阶段的科研与本科阶段的学习。
三是在研究生培养中将“顶天”与“立地”相结合,加快培养一批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紧缺型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
四是突破功利性教育的局限,加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超越当下、超越本地本国、超越人类自身的视野和格局。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林尚立
奋力打造人文社会科学创新高地
随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我相信,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心一定会移向东方、移向中国。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既是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从具体实施层面来看,学校深入落实“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使学生在大学中获得全面的发展,真正学到本领,成为有中国立场、有家国情怀的新一代学生和未来学者。与此同时,学校也在构建与时代发展和国家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型的书院体系。林尚立解释,书院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学科交叉和本硕博一体,是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实践的成长共同体。
学校还对整个学科发展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战略布局:若干学科朝世界一流迈进,通过一流学科的发展带动整体学科的进步;组织有逻辑的学科链,使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有机协同;建立学科联动、协同交叉平台,把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有机协同起来,使各个学科能够与国家战略相衔接,与其他的研究机构相衔接。“这样一来,我们就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新的学科战略布局。”
此外,学校还在优化学术生态上发力,不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中国的实践中提炼学术新的范畴、新的概念、新的逻辑,推动各个学科立足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中国智慧,回应世界及人类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不能回答人类面临的问题,不能贡献人类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有话语权,也更不会有影响力。这种回答,既是对世界知识的贡献,同时也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林尚立说,在回答世界问题和人类难题的时候,理论在创新,学术也在进步。“我们还要加强国际交流,与知名的大学、一流的学者对话,把中国的理论告诉世界、说服世界、影响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程建平
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要出台党建工作指引,加强党建引领。应当出台中外合作办学的党建工作指引,细化党建工作实施办法,压实各级部门对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责任;要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将党建内容写入办学协议和章程,中方举办者党委书记和合作办学机构党委书记也应当共同进入董事会,全程参与合作办学决策过程;同时还要加强党建工作顶层设计与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党组织工作有效开展。应当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思想引领,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选用、课堂教学、学生社团等关键环节严把意识形态关、严把师资队伍政治审核关,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大立德树人的权重,并对意识形态管理失职实行“一票否决”。面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属性模糊的问题,应当尽快出台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既要明确举办者获得“合理回报”的条件与渠道,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与操作办法,也要建立合理激励和退出机制,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健康发展。
应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并强化考核管理。要加强优质资源引进,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与督导机制,完善外籍教师资格认定,整合中外师资,建立协同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除此之外,还应完善审批备案制度,落实退出惩罚机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优化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赵长禄
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
科教深度融合已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开展科技创新与卓越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而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缺乏融人才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等功能为一体的中观共享平台,进而导致三者资源功能分立,不利于融合互动。
高校应以一流人才团队为核心,努力实现“科”“教”的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融合与协同,以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统筹推进、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科”的手段、筑牢“教”的基础,将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特征通过平台能力的物理手段和机制保障,切实形成融合优势。
在学科中观层面建平台。既不在一级学科的宏观层面、也不在具体研究方向的微观层面。充分发挥高校特色优势,创新组织模式,突出学科牵引。在中观维度上,以一级学科下具体学科方向为基本单元打造高校科教协同平台,为专业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汇聚提供共享服务硬支撑,营造有利于师生互动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良好氛围,以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互生互促、协同发展。
统筹投入,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以学科为牵引,统筹部分教育、科技、人才计划经费,设立专项引导基金,长期稳定支持高校科教协同平台建设。学校统筹空间资源以及各业务板块经费,集中力量,统筹计划,确保投入力度,保证平台硬件质量水平。
创新机制,建立完善制度,创新运行机制,营造资源共享、交流合作文化。要深化综合改革,建立教学、科研、人才共享机制以及教育人才科技融合成效导向的评价机制,形成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互促互进、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和文化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马怀德
牢固树立系统观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凝练、科学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坚持系统观念”列入其中。在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把握科学方法,坚持系统观念。
强化统筹兼顾,注重协同联动。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一场深刻而重大的社会变革,要增强政策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定位法治,用全面系统的观点厉行法治,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建设法治。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高校,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法治人才。
把握战略重点,促进要素支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突出重点任务,抓住关键要素,扎实有序推进。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学生掌握法学的核心范畴、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法治实践,在实践中汲取和丰富法学知识。二是推动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法治人才。要培养高端法治人才,仅仅懂法学是不够的,还应懂得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三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除邀请国内外法学专家、从事涉外法律实务的专家授课外,还要让学生有机会出国学习国别法和国际法。设立实习实践基地、实训平台,有计划、有组织地持续支持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实践。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校长 方复全
吸引、培养青年教师 让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青年教师是高校的中坚力量,代表着高校的未来。吸引、培养青年教师,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是高校建设的重点工作。要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活力,首先要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空间,让他们看到成长的预期。其次,要制定并落实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多出成果,并让他们享受到成果转化的红利。此外,对在高精尖领域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教师,高校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扶持,让他们坐得住、沉得下,能心无旁骛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全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生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要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减负,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上升的空间和再学习、再深造的空间;要为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空间,为他们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形成老中青“传帮带”,让他们能真切体会到在高校任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原文链接:[宣教之窗]聆听2023全国两会首都高校代表委员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