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一纸家书道不尽中华民族心灵史
发文时间:2023-03-12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936年,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赵一曼,在牺牲前,给儿子留下了一封家书。
2015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朗读了这封家书,并指出,“这些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应该编辑成册,发给广大党员、干部,大家都经常读一读、想一想。”
“一个人的家书是个人和家庭的精神家园,整个家书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告诉记者。他举例说,抗战家书反映了各阶层人民不畏强敌、同心救国的民族精神;红色家书凝结着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坚守信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追求;两岸家书用乡愁,铭刻了两岸一家亲的铁的事实;华侨家书就像一根长长的线,把游子与祖国母亲紧紧相连……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保存了民族记忆,也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心灵史,在我国形成了富有人际交往和文献遗产特色的家书文化。
近年来,《见字如面》《朗读者》《信·中国》等朗读类节目广受欢迎,其中有不少内容选自书信,可见家书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但与之相伴的是,家书却遭遇了急剧萎缩、面临灭亡的历史命运,传统家书变成了亟须抢救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如何将家书文化传承下去?张风雷提交了《关于把家书文化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建议》,他呼吁在国家层面把家书文化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来,尽快实施“中华家书保护与传承工程”。
“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家书,时代性更鲜明,思想性更强,故事更曲折,情感更动人,是中华家书宝库中的特色资源,是反映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原始档案。这些家书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发扬,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继续前行的力量。”张风雷说。
(原文刊载于《人民政协报》2023年3月12日第10版)
原文链接:[人民政协报]一纸家书道不尽中华民族心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