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从全国两会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柔”与“刚”
发文时间:2023-03-10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窗口。今次两会,“柔”与“刚”成为读懂中国外交的关键词。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对外政策的“柔”首先体现在“以和为贵”上。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两会期间外长记者会上开篇明义: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针对乌克兰危机,秦刚再次阐明中国态度:现在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对话,和谈进程应尽快开启,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尊重,从而找到实现欧洲长治久安之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刘显忠对此表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今年中国将继续以此为出发点,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柔”也体现在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上。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为参与共建国家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与合作平台。“一带一路”也是全国两会上的“热词”。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发言人王超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外界表示,中国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新发展;多位代表委员也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建言献策,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总结经验、规划未来,以提升更多国家民众获得感、认同感。
中国对外政策的“刚”则体现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时“毫不退让”。面对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方位遏制、围堵与打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谈及台湾问题时,秦刚外长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引用序言中的话对外部干涉言行予以坚决回击。在回应所谓“战狼外交”话题时,他鲜明表示,中国外交有足够的厚道与善意,但当豺狼挡道、恶狼来袭,中国的外交官必须“与狼共舞”,保家卫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对此表示,中国已认识到在当前复杂局面下,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要用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和他们打交道。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刚”并非针锋相对或全面对抗,“刚”中其实也包含“柔”。
尽管秦刚对美国行为直言不讳指其“犯规了”,但落足点依然是相信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热情、友善、淳朴,都追求幸福生活、美好世界。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表示,在当前中美关系面临困难之时,两国地方和民间积极开展面对面互访、交流和对话尤显重要与迫切。
“美国与中国都处于变局之中,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调整,疫情三年两国民间交流受阻,对彼此的变化难有清晰认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赵梅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中国将鼓励更多智库学者走出去,也把更多外国学者迎进来,携手做好增信释疑工作,进而减少误判,为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贡献稳定力量。”
观察人士指出,以“刚柔相济”之道推动问题解决,这也是中国外交战略更趋成熟自信的表现。
原文链接:[北青网]从全国两会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柔”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