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党的格局、各国政党的建设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些发展变化对我国政党制度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我们要认清形势,迎接挑战,解放思想,努力创新,坚持、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关键词】:政党发展;政党制度;政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 世界政党的格局、各国政党的建设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些发展变化对我国政党制度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如何认清形势、迎接挑战、搞好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一、世界政党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 世界政党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1、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的瓦解
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的建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也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它的建立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可以这样说, 没有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的领导, 就不可能有十月革命的成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政党制度也暴露出历史的局限性和明显的弊端。其中最明显的是,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结果使苏联共产党严重脱离群众,特权和腐败现象滋生。面对这些问题和弊端,苏联共产党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但是由于没有从制度和体制上进行改革, 最终没有取得实效。政党制度以及相关的具体制度越来越僵化,难以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戈尔巴乔夫推行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政治多元化趋势的迅速扩大以及国内外敌对的势力的进攻, 苏联共产党便丧失了领导权,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也就随之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西方多党制为范式的政党制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共产党虽然得以生存,但是由于社会的变迁和传统观念、传统理论以及传统体制的影响,其方针政策、竞选纲领、活动方式难以吸引大多数选民。所以,它在几次总统的选举中都未能如愿以偿。而在2003 年12 月初刚刚结束的俄罗斯杜马的选举中,又从议会的第一大党跌至议会的第二政党, 得票率仅为12 %多一些,与普京总统所支持的议会第一大党“统一俄罗斯”党的得票率相差20 多个百分点。当然,从俄罗斯目前的情况以及俄共的纲领、主张来看, 即使俄共有机会上台执政,也不可能再恢复原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
2、多党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苏联模式政党制度瓦解后,以西方多党制为范式的政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扩展。首先,俄罗斯、东欧中亚各国基本确立了多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尽管各国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其制度和具体操作程序的完善程度还存在着差距,尽管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但显而易见, 多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在这些国家已经运行起来。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也不大可能再恢复到原来的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
其次,一些较为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实行多党制。这些国家最初都在不同程度上照搬了苏联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的模式,公开标榜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甚至于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的瓦解对他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他们在政治体制、政党制度的选择上出现了混乱和迷茫。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大国利用各种手段,包括舆论诱导、政治和经济上的施加压力, 促使这些国家的政党制度纷纷瓦解, 使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被迫下台,多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随之开始实行。尽管这种政党制度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福音,甚至由此导致这些国家社会更加动荡,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但是,迄今为止, 这些国家仍然没有放弃多党制的尝试, 也没有重新恢复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的迹象。
再次,一些较为发达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进一步确立了多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东北亚的韩国、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南美的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总体上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但受“威权主义”的影响比较大, 其中有的是一党长期执政, 有的是军人长期掌权, 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都陆续的形成了多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并进一步的完善了相关的制度,规范了相关的程序。他们与比较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不同,是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了多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并没有由此引发社会的动荡。例如,韩国就从战后以来长期的军人掌权过渡到了多党轮流执政,其政局应该说也是比较稳定的。
3、各国政党制度的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
为了适应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需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俄罗斯、东欧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进政党制度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早在二次大战后, 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就面临着政党制度重建、政党重组的任务。为了避免重蹈法西斯独裁的覆辙,使政党制度的重建一开始就建立在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这些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政党法。政党法规定了政党的法律地位、组织方法、活动方式、权力与义务以及对政党的制约。历史上,最早建立政党和政党制度的英美等国都没有正式制订完备的政党法,而是随着政党的发展及其作用和地位的提升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具体规定,来规范和制约政党的行动。政党法的制定,既是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政党制度重建和政党重组的需要,也是二战后世界范围内政党制度建设的一种新的趋势和特点。
苏东剧变以后, 原有的政党体制瓦解了, 一党长期执政的局面结束了,社会上一下子建立了数十个甚至于上百个大小不等的政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政党的建立、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这些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政党法。俄罗斯、东欧、中亚等国政党制度的建立也采取了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通过政党法来规范和约束政党活动的做法。2003 年12 月初俄罗斯杜马的选举还效法了德国关于议会选举中限制小党的做法, 规定凡得票率不足5 %的政党, 不能进入议会(不能按比率获得议会的席位) 。这样虽然对小党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却保证了政党政治和议会运行的有效和有序。
此外,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 其政党制度和政党格局也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日本政坛就出现了自民党一党长期执政、党内各派轮流掌权的局面。也就是说,日本表面上实行的是多党轮流执政的体制, 事实上, 并没有形成两党和多党轮流执政的局面。这种自民党长期一党执政的局面无疑也造成了日本政治生活中的许多弊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自民党内部的动荡分化、整体实力和影响力的减弱, 以及自民党对振兴日本经济乏术, 其得票率不断下降,并最终丧失了议会的多数和单独的组阁权,不得不谋求同其他政党的合作组成政府。2003 年11 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 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 共产党、社会党等左翼政党得票率下降,议席大幅度减少,自民党的议席“稳中有降”, 但与此同时, 民主党的议席却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就初步呈现出自民党与民主党两党竞争、轮流执政的发展态势。这样,日本的政党制度就实现了由自民党一党长期执政向两党制的转变。从西方的角度看,日本的政党制度是朝着民主化、法制化前进了一步。
4、政党成员和群众基础的“中间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先是发达国家随后是新兴工业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出现了巨大的调整, 其基本趋势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不断萎缩, 其中一些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例如钢铁、冶金、煤炭、化工、造船、纺织等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夕阳工业”。其中有的被关闭,例如煤矿;有的转移到劳动力、土地、能源更加便宜的发展中国家。与新科技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和新兴的信息产业则蓬勃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 社会阶级结构、阶层结构及其社会影响力、政治影响力都随之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大量减少,在最发达的一些国家, 农业从业人员一般只占人口的百分之五以内,有的只占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工业中的建筑、冶金、煤炭、化工、造船等所谓的“蓝领工人”、“传统工人”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少。其中,文化素质较高、适应能力较强的年轻人经过就业再培训, 一般有可能进入新兴的第三产业和信息领域再就业,而文化素质较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中老年人也只好提前退休或处于失业状态。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和工人不仅人数大量减少而且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也逐渐的减弱,乃至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势。与此相联系,原来政治影响力强大的一些工会组织,例如:建筑工会、冶金工会会员的人数都随之逐渐减少, 影响力逐渐下降。
其次, 新兴的第三产业和信息等产业的从业人员,即所谓的“新中间阶层”的人员大量增加。其中包括企业中级管理人员、金融业的职员、科技研究和开发人员、教育、文化、保险业、中介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的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即传统的工人、农民不断的减少,传统意义上的垄断资本家的人数相对比较稳定,而中间阶层不断壮大成为社会的主体。这种社会的变迁无疑对政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众所周知,共产党和社会党等左翼政党都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者包括农民、工人特别是“蓝领工人”作为自己的群众基础和吸收党员的主要来源。如果他们再继续这一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做法,势必会使自己的群众基础和党员的来源逐渐的缩小,直接削弱了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及其在选举中的得票率。社会党较早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相应的调整了自己的方针政策和组织路线。一方面,注意在新兴的阶级和阶层中吸收党员, 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 始终保持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 另一方面, 及时调整自己的内外政策, 注重解决选民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特别注意到广大中间阶层的利益和需求, 赢得了较多选民特别是中间阶层的信任和支持,得票率一直比较稳定。这两方面的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使社会党能够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尤其是在苏东剧变以后,左翼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削弱, 而社会党的力量反而有所上升,这都得益于他们上述的调整。
共产党的调整显然比社会党要慢得多,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竞争力和影响力以及在选举中的得票率都不及社会党。所以,他们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也相应的调整了自己的组织路线和方针政策,一方面,他们突破了一些传统观念、传统理论、传统政策的禁锢, 注意从新中间阶层中吸收党员, 特别是允许具备党员标准的一些中小企业主入党。有的国家的共产党根据本国信仰宗教人数占入口多数的国情,把思想信仰和政治观念区分开来,注意从承认共产党的政治纲领但又信仰宗教的人中发展党员。另一方面,也力求使自己的政策更加务实,力求能够既代表传统工人、农民的利益,又能反映新中间阶层的需求。
除了社会党和共产党,就连一些保守党也注意争取中间阶层的支持。除此之外,一些直接反映新中间阶层利益和需求的新的政党迅速崛起,例如绿党就更集中地反映了新中间阶层关注生态环境、反对污染、追求生活质量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愿望。绿党从最初一般的绿色和平组织、生态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政党, 并很快得到广大中间阶层的支持, 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选票,其代表进入了议会乃至政府。这样就出现了一般政党“绿色化”(其纲领和政策更加关注生态问题) 和绿党政治化的趋势。
5、政党活动方式的进一步“合法化”、“和平化”
冷战结束以来,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不仅发达国家,就连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具备暴力革命的条件。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共产党及左翼革命组织都先后改变了活动方式, 从暴力革命转向了和平、合法斗争。
二、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世界政党的发展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挑战
世界政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设具有多方面、深层次的影响, 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苏联模式政党制度瓦解带来的挑战
苏联模式政党制度的瓦解,苏联的历史和俄罗斯的现实告诉我们, 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否则是难以继续生存的。中国的政党制度最早是照搬了苏联政党制度的模式, 虽然有些方面有所创新,例如,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但不容否认,我国的政党制度包括共产党自身的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因而也存在着一些相同问题和弊端,面临着相同的压力和挑战。这样,苏联模式政党制度的瓦解,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从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的瓦解中,需要吸取的教训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各种权力的合理配置,并使这种配置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证这种制度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不因领导人的好恶和注意力的转移而兴废。二是如何扩大党内民主。怎样保证广大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参政议政权、监督权、罢免权,使之真正成为党的主人。如何保证党的各级委员会能够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反对第一把手的“一言堂”和个人决定一切,积极的推行各级党代会的常任制和各级常委会民主投票决定重大事项的制度。三是怎样建立和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党内的民主监督要制度化、程序化, 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监督体系, 要加强对各级一把手尤其是省部级一把手的监督,因为他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兴衰存亡。四是执政党如何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共产党的本质和基本纲领来说,无疑是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但实践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需要具体化和现实化。也就是说,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能够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现实利益,使人民群众不断地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真心实意地跟着共产党走。苏联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用理想代替现实,口头上重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实际上却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现实利益,所以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一沉痛的教训是值得我们牢记的。
2、“民主第三波”的挑战
美国的著名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民主第三波”的概念,他原来研究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把这一进程称作民主的“第三波”。他认为,苏东剧变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政党的发展也是“民主第三波”的延续。实际上,苏东剧变以后,世界范围内的确出现了一个新的“民主化”的浪潮,其中包括多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展。这种发展趋势无疑对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该承认,当今世界上,实行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即单一一党制的国家越来越少了。像中国这样的一党领导的政党体制也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有一种说法: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 达到6000 美元的时候,必然要出现一个强大的市民社会和政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说明这一说法的正确性,一些学者还列举了南欧、南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例子。有的韩国学者指出,在韩国人均GDP达到1000 —3000 美元的时候, 就出现了这种政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在1000 美元—3000 美元的区间, 是其经济的快速发展期,也是社会情况剧烈变动的时期。21 世纪头20 年,我国正处在人均GDP 从1000 美元到3000 美元的快速增长期, 社会政治情况包括社会阶级结构、阶层结构无疑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这是否意味着像中国这样的政党制度也必然要出现演变,中国是否也会出现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的局面呢?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科学解答的严肃问题。
3、信息全球化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外政党发展的情况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小,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相关情况的了解也比较少。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我们的舆论导向往往能够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人们也习惯了纵向的思维模式, 往往都是拿我们自身的现状和历史作比较,很难进行横向的比较和研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信息全球化的发展, 涉及国外政党制度、政党活动、政党竞选、议会民主、多党轮流执政的信息可以多渠道地传入我国,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这样,人们就有了横向的比较。毋庸讳言,在我们传统的舆论导向之外多了不少来自横向的乃至“另类的”声音, 人们的思想必然就更加的复杂化, 也会很自然的在对比了中外政党制度之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肯定是敏感的,有的也可能具有挑战性,对于这些问题如何回应,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无疑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有一点可以肯定,简单的、用过去的那种说教无法产生令人信服、令人满意的结果。
4、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社会阶级结构、阶层结构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从传统的工人、农民、干部这种比较单一的阶级结构转向了多元化的阶级结构和阶层结构。其中,私人企业主、科技创新人员、科研人员、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新兴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大量增加, 这种趋势是与国际发展的潮流一致的, 也是人类现代化进程当中难以避免的一种普遍化的现象。经济的发展、社会阶级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向我们传统的政党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的政党制度如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 从政治上反映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三、关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经过了长期革命斗争考验、也经过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检验的唯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的建立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的、无可替代的领导地位,也体现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友党关系。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大厦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根基之一,是绝对不能动摇的。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代之以西方式的多党制, 所带来的不会是什么民主, 而首先是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国家和民族的分裂, 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也就不复存在,直接受伤害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同时,我们也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完全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现实情况、能够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变化中的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
2、面对压力和挑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实现创新
苏联模式的政党制度已经瓦解,我们绝对不能再继续坚持其中一些过时的、不合理的做法和制度,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但是,改革决不意味着照搬西方的多党制的模式,如果说过去由于照搬了苏联模式政党制度的一些做法而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今天我们全盘照搬西方的政党体制模式也绝不会产生好的结果。既不能延续旧的苏联模式, 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模式, 那么出路在哪里呢?出路就在于创新,要有观念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这种创新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为基础,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全国各个阶层、各种政治力量, 并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和政治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同时,创新离不开借鉴。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要努力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毫无疑问,我国的政党制度也应当借鉴各国政党和政党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其中包括: 随着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变化,政党不断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和党员来源的经验; 政党方针政策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满足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和需求,密切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经验; 执政党、非执政党以及参政党都应当加强自己的民主化建设,实现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经验; 从国家、社会和法律的角度加强对政党的监督和制约的经验。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无疑应当始终坚持, 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它的一些具体制度、具体的程序和具体的工作内容也需要进一步的丰富, 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和好的政策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一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将如何从不同的层面、角度代表全国各个阶层人民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利益和需求。不言而喻,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它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它既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也代表全国各民族、各个社会阶层的最高利益。这两者是辩证统一、不能分割的, 不能说共产党只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问题是各个民主党派究竟反映哪个阶层、哪种政治力量的利益和要求。
历史上各民主党派都相对稳定、相对独立地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政治力量的利益和要求, 甚至可以说就是那个阶级的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从根本上来说,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同时它们又因袭和继承一些传统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 不仅老的社会阶级、阶层的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出现了一些新增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力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应该怎样来反映这种变化呢?对共产党来说,一方面,应该相应的制定一些具体的方针政策; 另一方面, 要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包括把私营企业主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一点已经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得到了初步的体现。但对各民主党派来说,如何适应这种发展变化,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群众基础和工作对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的探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新方法、新途径, 使之更加丰富和完善,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责任。
当前,我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民主监督。十六大报告特别强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并要求使这种监督制度化、法制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强调中央政治局要接受全党的监督,也强调执政党要进一步接受全国人民的监督。为了贯彻中央的这一重要精神, 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其中包括党内的监督和来自党外的监督。在整个的监督体系中,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对于执政党决策的监督、廉洁奉公和执政为民的监督。应该说,党中央在主动地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以及民主党派认真履行监督的权利和义务方面,都做得越来越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好的做法还没有进一步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一些地方和基层单位也存在着“走形式”的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得到解决。
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参政议政, 但是参政议政的内容有必要进一步的丰富, 形式有必要进一步的规范,权力应该进一步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只有这些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