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标新立异”的“半个家长”
发文时间:2018-04-18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张威,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80年生,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2001年8月至2006年12月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数学系获硕士学位;2006年11月至2008年10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博士后。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2014年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2015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8年获青年长江学者称号。
“标新立异”的威哥
“我从小就想,我要每天尝试新鲜事物,要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我喜欢知识从无到有的探索过程,所以我选择做科研,”张威老师说:“我了解到我父母等很多人的工作只在一开始有新意,多少年后就变得循规蹈矩,我觉得这样没意思,我爸说我‘标新立异’。”在张威老师心中,科研工作中突破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带给他的快乐是任何其他事情都无法带来的,“也许被一个特别小的问题困扰了几个月,最后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那么愚蠢的错误,虽然懊恼,但那时候如释重负的快感还是很强烈的”。做出科研成果固然欣喜,但科研路上其实一直都在遇到困难,对于张威老师而言,最难的是带着研究生做一个项目最终却发现无法进展下去,“花费了他们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个研究却只得放弃,只能和他们说‘我们放弃吧,换个课题吧’,在我张口说这个话的时候是挺难的。”漫漫科研路,张威老师的偶像始终是“人类的智慧”:“物理从公元前开始发展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无数最伟大的头脑在为此做出贡献。如今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都这么困难,可想而知当初那些科学家能研究出它们得是多么的聪慧。我不崇拜某些个体,但崇拜他们的智慧,崇拜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
热爱教学的威哥
当今有一部分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可能会将重心偏向科研,形成一种“重学术、轻教学”的风气。但对于张威老师来说,他对教学与科研的兴趣是相当的。博士后毕业后,张威本可以选择在科研院所工作,但除了科研外,他还有别的目标:“也许我这辈子都可能做不出什么历史性成就,但等我老了回头看,我总还教过一些学生。我个人很享受对于一个东西‘从不知到知’的快乐,所以我想把这种快乐带给别人。我想启发学生们一些以前未知的可能性,让他们认识到很多事情背后的关联,认识到看世界的新角度。”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张威老师曾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听说人大有很多名嘴上课很厉害,我想通过这个平台观察其他教师的上课风格并与他们进行交流,自己也可以做做展示,”提到这个比赛,张威老师说:“这个比赛对我帮助非常大,因为付出得越多,收获也就越多。我觉得最初的参赛版本已经挺好的了,但经过不断听取指导老师的修改建议,我再去对比终版和初版,就能看出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张威老师在教学形式上主张因人而异,对待不同阶段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低年级、外专业的学生,他常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形象地阐明学科背后的规律和道理,“物理是一门描述世界的科学,涵义是knowledge of nature,那么用自然的语言来描述自然就好”。但他为大三学生开设的固体物理课程是较前沿的物理学科目,在这节课上他不讲故事,却把公式铺满黑板,“因为他们到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了”。同科研一样,教学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课堂上很多看似不留心的东西其实都是悉心准备过的,“一个故事什么时候讲,一个笑话以什么节奏说出来,都是经过设计的。上课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如果第一次上一门课的话,我通常会用课堂时长三倍的时间去备课,这还不算制作ppt的时间。”
作为“半个家长”的威哥
被学生们称为“威哥”的张威老师,笑称自己是孩子们的“半个家长”。学业上,有关自习、选课、辅修、社会实践、出国交换、毕业论文,无论大事小事,这位“家长”都得管一管。生活上,张威会在冬天降温时提醒孩子们穿秋裤,会定期组织班级出游、聚餐,这位热爱跑步的老师还组织过健身小团体,“一周三次,如果学生没课就一起到游泳馆西侧健身区运动,每次都有十来个人,持续了一年半左右,我基本每次都去”。一个“好”字,是张威老师对他的孩子们最言简意赅的评价,“我觉得这群孩子真的特别好,如果我自己的孩子能有他们一半优秀我就‘阿弥陀佛’了。他们聪明、靠谱、听话、目标清晰、还肯努力。他们给我的最大的惊喜就是,在他们大一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我和他们说‘四年后你们会变成超乎你们想象的强’,到最后我发现他们变得超乎我想象的强”。这个夏天,张威所带的2014级物理本科班就要毕业了。在被问及想对孩子们说些什么的时候,张威老师表示自己“说不出来”,“他们想找我在毕业典礼上作为班主任代表讲话我都拒绝了,讲了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我舍不得他们走。”
原文链接:
[青年人大]张威:“标新立异”的“半个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