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萍:像爱护眼睛一般爱着京剧
发文时间:2009-11-3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以后再演时可以把光打暗一点,弄出一轮明月洒下光来把人罩住的效果,透出个剪影儿就更好了。”著名京剧演员叶金森一边看着10月31日“京韵华彩”大型交响乐京剧晚会在人大上演的实况录像,一边对身边的夫人孙萍说。后者思索着点点头:“时间太紧了,我又一直改,创作是不能一步到位的,尤其是京剧。”
他们面前的荧幕上,京剧《野猪林》片断中身段矫健、扮相俊美的“林冲”正在台上悲愤地唱着心底的不平、天地的不公。其身后是围着“汉白玉栏杆”的三层台阶式舞台后延,它承载着担任伴奏和合唱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交响乐团及合唱团。在整场晚会中,他们身穿西式燕尾服、曳地长裙,手持各式西洋乐器,为上演的《霸王别姬》、《赤桑镇》、《野猪林》、《贵妃醉酒》等四个京剧选段全程伴奏伴唱。
古今同台、中西合声,加上立体感强烈的舞台设计、极富现代感的舞台调度和化妆造型,对在场的大部分观众而言,这样陌生又熟悉的“京剧”,真是“新锐”、“前卫”到了极处。
而对“京韵华彩”晚会总导演兼晚会压轴大戏《贵妃醉酒》的主演孙萍来说,创作和表演这样“新锐”的京剧早已是驾轻就熟。
远赴重洋谱新曲
1991年,当时已颇有名气的青年京剧演员孙萍夫妇,获邀前往匈牙利进行文化交流。回忆起当年的自己,孙萍笑称“那还是个小毛头”。而正是这个“小毛头”,将京剧与欧洲“动作戏剧”相融合,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她身处匈牙利的9年中,排演了《圣·拉兹洛国王》、《西游记》、《艺术家的节日》、《中国姑娘图兰朵》等一系列影响颇大的剧目,荣获三届国际戏剧节最佳导演奖、一届最佳编剧奖。匈牙利总理称她为“中匈文化大使”,在谈及中匈文化交流的场合“言必称孙萍”。1999年,孙萍获邀赴美讲学,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等院校的大学生甚至美国参众议院的议员讲解中国京剧。
说到在海外讲学京剧文化的经历,孙萍眉宇飞扬起来,言语间将身段、手势和腔调一一演示:“在美国参众议院,我跟他们讲三国,讲中国最有名的奸雄、聪明人——曹操与杨修。曹操要杀杨修又舍不得杀,杨修一身傲骨又不肯低头,后来两人坐在法场的台阶上敞开来谈。谈到最后,曹操被杨修驳得无话可说,知道自己全被杨修看穿了,必杀杨修。他就叹气:‘事到如今,你当如何?’杨修回答:‘你是不杀不得。’‘唉,我是不得不杀!’‘不得不杀!’‘不杀不得!’……”讲到这,用京剧唱腔演示着的孙萍长嘘了口气,将四指伸出,眼神灼灼,仿佛回到了当年的讲坛上:“当时台下的听众还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我就问他们,这戏词里‘不杀不得’和‘不得不杀’,两个词用的是一模一样的四个汉字,顺序变了,你们能理解这意思有什么区别吗?戏剧矛盾发展到无法疏解的地步,曹操和杨修都大笑:‘哈、哈、哈、哈、哈……’这一笑里包含了苦笑、嘲笑、讥笑、惨笑、哭笑,笑到了叫好的中国戏迷的心上。你们能理解这两人这样笑的心情吗?——你们只有理解了,才能理解中国人,才能理解我们的文字、文化和精神啊!”
孙萍在美国的讲学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在耶鲁大学的大讲堂,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亲临听她宣讲;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课,她总会看到教室里或站或坐着比选课学生名录上多得多的听众。有几位从沃顿商学院赶来旁听的大学生向她道出了自己来听课的原由:第一,东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谜”,京剧是精粹的东方艺术,我们希望通过这美丽的艺术来“解谜”;第二,您的课,说明了京剧,也说明了东方人、中国人的心态和文化;第三,我们学的是商,中国对世界商业影响巨大,我们的专业和未来职业要求我们了解东方,了解中国。
这一切让孙萍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京剧是中国人激情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是中国文化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之一,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最有效的渠道之一。这么好的京剧,为什么不能进一步的作为跨文化传播和公共外交的手段呢?
洋为中用探新路
2000年,孙萍开始与宾夕法尼亚大学交响乐团合作,尝试以交响乐伴奏京剧唱段。外国大学生交响乐团演奏水平之高,演奏态度之严谨,使孙萍更强烈地感受到,西洋交响乐是“别人的孩子”,是西方文化的精粹艺术品和伟大成果。这使她更加迫切地希望,能把“自家的娃”——京剧以一种更为新颖、更有观赏度、更具文化交流意味的形式带到西方主流观众的面前。
2001年3月29日,孙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首次以交响乐伴奏清唱了《白蛇传》、《杜鹃山》等京剧名段,引起了轰动效应。在携宾大交响乐团来华演出之后,她又与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交响乐伴奏京剧演唱会。表演中完全使用交响乐来模拟京剧乐器,被认为是“为东西方艺术的融合作了一次成功探索”。包括前总统老布什在内的美国政要名流都来为她的演出捧场,掌声和喝彩从海外一直响到国内。但这一切并没有让她对京剧的传播现状满足。
“我在国外讲课,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去图书馆找书来参考,那有全套的《莎士比亚全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却竟然找不到一本译成英语的京剧理论的参考书!我做过粗略统计,去年我国出版图书的‘进出口’比例还不到十比一!我们的文化进出口太不平衡了!”孙萍对此心绪难平。
回国之后,孙萍以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开始为国内的京剧传播奔走。她为处境困难的地方戏曲剧团奔走呼号,联系将京剧剧本翻译成英文,出版关于京剧方面的理论书籍。2003年,孙萍向全国政协提交了《要让京剧走入中小学》的提案,2006年,她提出了“文化国防危机论”。2008年,由她主编的“现今国内唯一一本全面再现国粹艺术京剧全貌的双语电子书《京剧中国》正式发行。“京剧是中国独一无二、当之无愧的文化符号。我们现在吃的穿的跟国外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那已经为数不多的民族性的文化和精神要是也没有了,我们就没了根了。一个民族要是没了根,它就会矮小。”
大爱永存京韵间
2009年10月29日,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与第一届不同的是,这次汉学大会新增了“汉学与中国戏曲”分论坛,邀请了包括郭汉城、郭汉老在内的两岸三地戏曲界资深学人、国外戏曲研究者来参加讨论。“京韵华彩”晚会是本届世界汉学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孙萍在为论坛的筹办奔走之余,还要为晚会主持全套编排工作、作为主演排演晚会中《贵妃醉酒》的段落,“忙得一蹋糊涂”。虽然晚会现场的效果得到了包括英国剑桥大学荣休教授鲁惟一、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孔汉思等世界汉学家们的一致好评,但孙萍仍然认为演出的一些细节还没达到她理想的标准。
“我总希望能把作品做得再好一点,再精致一些。京剧是这么的美,这么的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爱它?我自己就是这样,把京剧当成我的眼睛一样珍视。我想用一生去爱护它,希望爱护它的人再多些、再多些。就是这样。”孙萍说。